requestId:68815b926aaab2.48667319.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4月20日一早,在江西贛州興國縣長岡包養鄉塘石村,當地黨員干部正在稻田間、水渠旁緊張忙碌,大家卷起褲腿、擼起袖子,與村民一起手拿秧苗忙插田。興國縣是蘇區干部好作風的發源地。脫掉鞋子包養、彎下身子,與群眾干在一起,正是興國縣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落實的真實寫包養網照。
當前,江西贛包養州廣大黨員干部帶頭發揚蘇區包養網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切實幫助群眾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深挖黨史富礦
贛州是革命包養老區。蘇區時期,只有二三包養百戶人家的塘石村,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多達115人。塘石村所在的興國縣,烈士有5萬多人。
4月20日,贛州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暨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現場教學活動在興國舉行。通過參觀紅色展陳、開展學習研討等形式,包養切實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赴興國開展現場教學活動,是贛州市用好紅色資源,增強黨包養網史學習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實效性,讓紅色歷史深植廣大黨員干部心中的生動實包養踐。
上下同欲者勝。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贛州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注重倍加珍惜黨的歷史、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善于運用黨的歷史,真正用百包養年黨史鼓舞斗志、明確方向。
興國縣依托紅色資源和場館,組織包養網廣大黨員干部開展“紅色走讀”教育實踐活動;信豐縣油山鎮邀請革命烈士后代陳七妹在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油山紀念館講述外祖母朱乙妹為保護紅軍英勇獻身的故事;贛州經開區湖邊鎮組織多批次黨員干部,到崗邊村賀煥文烈士墓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崇義縣包養婦聯會同縣史志辦開展優秀婦女干部“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活動,創作推出“優秀女性講紅色故事”視頻展播節目。
一處處紅色舊址、一次次口述歷史,廣大黨員干部感觸頗多。興國縣瀲江鎮羅廖村第一書記黃琦說:“參加黨史學習教育,不僅切身體會到了蘇區時期的艱難困苦,也深包養網受鼓舞。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更多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形式生動鮮活
贛州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借助客家新聞網、“贛州先鋒微課堂”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觀看學習《蘇區精神放光芒》音像教材。該音像教包養網材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凸顯贛州實際、贛州特色和贛州元素,已成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學習素材。匯編地方特色音像教材,是贛州市包養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種創新探索。
在方式方法上,贛州市突出生動鮮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在紅五軍團誕生地包養網——石城縣贛江源鎮秋溪村,包養當地黨員干部開展“尋紅色源頭,找革命初心”活動。李方圓攝
連日來,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成員在各地開展宣講,包養大家從“小話題”引出“大道理”,讓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市政協、市國投集團、市第五人民醫院、全南縣金龍鎮等單位陸續舉辦分享會,讓黨員干部結合親身經包養網歷,分享黨史故事;市社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等相關主題,今年以來共開展各種理論宣講、社科普及近千場,線上瀏覽人數、線下受教育包養網人數累計1000余萬人次;市委網信辦開展“建黨百年 初心之路”全國巡展(贛州)活動,深入宣傳展示贛州的紅色文化和紅色故事;龍南市、信豐縣注重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緊密結合,相繼開展多項活動;興國縣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播平包養網臺,開設“黨史知識大家學”專欄,每天定時播放黨史知識,讓廣大黨員群眾共同回顧黨的光輝歷史。
真情服務群眾包養
春耕生產、水利疏通是農業的頭等大事。
日前,經過一個冬天的泥沙沉積,蓉江新區潭口鎮坳上村油槽陂水圳農包養田灌溉渠雜草叢生,對當地春耕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為保障春耕灌溉用水,蓉江新區農業農村工作辦公室組織黨員干部清理灌溉渠的淤泥、樹枝等,并同時排查各包養地水利設施。
助力春耕生產,是贛州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包養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近期,贛州各地各部門正加緊把學黨史和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干部結合工作實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取得包養網不少工作實效。
在安遠縣龍包養網布鎮新村村,當地組織黨員干部助力春耕生產。堯在金 攝
市行政審批局緊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市,設置“跨省通辦”幫辦中心,方便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目前,贛州、龍巖、梅州已實現“多地包養網聯辦”。
市衛生健康委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等患者對居家護理的需求,啟動了“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活動,助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定南縣巋美山鎮將黨包養員干部分為糧食生產組和環境整治組,對標抓實糧食生產、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過去,蘇區兒女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展望未來,贛南人民將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繼續前行,以不渝的初心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吳世勇 劉海鋒)
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