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西躲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278畝桃林進進盛花期,許多游客來到村里的桃花源景區,賞花、攝影。咖啡車、小吃攤、寫真拍攝……景區豐富的商業業態為游客供給了多元游玩親身經歷。
穿行在游客之中,嘎拉村黨支部書記邊巴回憶起20多前的決定,很是驕傲——那時,村平易近們覺得桃樹妨礙耕種,盼望將滿村的桃樹鏟失落,被邊巴堅定禁止了:“這些樹砍失落不難,再長起來,那可是年夜難事了!”
邊巴意識到,這片桃林是年夜天然的饋贈,但怎樣才幹包養讓它們發揮效益?嘎拉村位于林芝市郊,緊鄰318包養網比擬國道,路況方便。“試試發展近郊游!”邊巴說,村里瞄包養準城市居平易近客群,從平整地盤、修剪樹叢干起,還設立了一些小吃攤位。很快,嘎拉村成了頗受林芝市平易近喜愛的近郊游目標地。
“2002年,首屆桃花節就在我們村舉辦。但那時村容村貌差,村里對發展游玩也沒有統一規劃,此后10多年桃花帶來的實際收益并不年夜。”邊巴說。
變化發生在2014年。在援躲干部的幫助下,嘎拉村開始進行村居環境管理,完美各項基礎設施,統一經營桃花林,以“整村推進、村景合一”的思緒打造“桃花村”包養網brand。隨后,桃花節一年火過一年——從嘎拉村的活動,慢慢升級成為林芝市的一個主要游玩文明節。嘎拉村也成了當之無愧的“桃花第包養網一村”。
“這片桃林讓村平易近吃上了‘游玩飯’,我們也認識到,這更是‘生態飯’。”村委會副主任尼瑪多吉說,嘎拉村實施了嚴格的生態保護辦法,劃定了生態紅線,制止亂砍濫伐,對1200多株野生桃樹的保護也愈發細致。
近年來,嘎拉村每年都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選取外鄉桃樹品種進行補種和移栽。“要讓這片桃林越長越茂密,讓漂亮的桃花年年綻放。”這是邊巴和村平易近們配合的信心。